資訊動態
相關資訊
行業動態
近日,市規劃局聯合市老城南歷史文化保護與復興指揮部、東南大學建筑學院,研究制作了《南京市老城南歷史城區傳統建筑修繕技術圖集》,專家們從100多處保存至今的明清老建筑中總結出“最南京”的建筑風格,作為今后老建筑修繕的標準?!白钅暇钡睦辖ㄖ降资裁礃??記者采訪了參與《圖集》編制的專家。
據介紹,為編制《圖集》,南京的規劃、建筑和老城南保護專家,首次對南京的明清老建筑進行了調查摸底,從中找出最有南京特色的古建筑風格。粉墻黛瓦馬頭墻,這是很多人對南京老建筑的印象。專家介紹,南京現存的老建筑多為明清時期保存下來的,一些人會覺得和徽派建筑很像,但其實它們有著自己的獨特韻味。
“比如雖然是粉墻黛瓦,但整體規模沒有皖南建筑宏大,融入了江南水鄉的精致、小巧,更清秀?!睂<艺f,明清時期,南京是江南的重要城市,有很多來自安徽的工匠,比如朱元璋在南京建都時,引來了很多安徽的能工巧匠。之后的太平天國時期,也有大批的安徽工匠來到南京,聚居在老城南一代,他們也將徽派建筑的精華帶到了南京。比如粉墻黛瓦馬頭墻,就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風格。不過,建筑也入鄉隨俗,南京人性格中的包容、內斂、低調,讓徽派建筑有了南京特色:比如屋頂多用小青瓦,以黑白灰色為主色調,室內多以青磚鋪就,院落是磚石混砌,少有特別復雜的石雕和木雕。在房屋規模上,比徽派建筑小一號,大多數南京老建筑是三進院落,沒有廊和廂房,只有少數是雙側廂房,雙側廂房多位于靠后的內宅院落,顯得緊湊,更講究實用性。南京現存的名人故居也可以看出徽派建筑和江南水鄉園林的融合,比如院落內設置了小巧的飛檐,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不對稱格局,顯得別出心裁,還有些設置了小的園林,因此比徽派建筑更精致和秀美。
專家說,通過這次調查摸底,他們找到了南京老建筑不同于徽派建筑的獨特性,這將成為今后老城南建筑修繕中,必須遵從的特色。
- 上一條:城市環境實現靚麗“綠色”轉身
- 下一條: